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272号 北约客置地广场901室
电 话:024-22510050
邮 编:110001
邮 箱:lafa@vip.126.com

当前位置: 首页›› 业务交流
业务交流

如何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上海作为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应探索多元化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使用资本市场、创业投资、融资租赁、民间借贷等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原因之一。多年来,上海银监局积极推进上海银行业进行创新性探索,努力改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

记者:上海小微金融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廖岷:客观上,上海的经济结构与江浙地区不同,江浙地区民营企业居多、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而上海国有背景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各类总部经济占主导地位。实体经济结构决定了相应的金融服务,因此,上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较为擅长于做大企业的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上海的优势是金融市场发达、人才多、创新活跃,这有利于银行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面对这种情况,上海银监局一方面引导本地银行认清形势,让中小商业银行积极适应上海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大客户的脱媒趋势明显的情况下,顺应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制定清晰可行的发展战略,将小微金融业务作为自身转型发展的关键,并积极创新。目前,部分银行已经把小微业务作为发展的重点。另一方面引进泰隆银行、民泰银行、稠州银行等专营小微金融服务的银行,通过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产生鲶鱼效应,填补和提高上海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记者:为了推动上海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上海银监局进行了哪些引导?

廖岷:在监管政策方面,我们不断创新,为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提供原动力。

一是推出差异化准入政策,鼓励银行多设小微专营支行。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已有小企业业务持牌专营机构3家,分别是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小企业事业部。还有小微企业业务专营分行3家,分别是泰隆银行、民泰银行和稠州银行上海分行。而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已达到114家。

二是鼓励在沪法人银行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债,目前浦发银行300亿元和上海农商银行5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债已经获批,上海银行的小微企业专项债也已经在审批流程中。

三是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业务实行差异化管理。我们鼓励银行制定差异化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率,提高小微金融服务的受众面;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工作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尽职免责政策,让小微金融从业人员业务开展吃下“定心丸”。

记者:除了“三个鼓励”之外,上海银监局是否也提出了一些监管指标?

廖岷:没错,上海银监局在监管机制上创新,加大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力度。

一是设定考核指标,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12年,上海银监局在小微信贷方面设定“三个不低于”和“一个1000亿元”量化目标: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单户授信500万元 (含)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2012年末达到1000亿元。其中前面两个目标是银监会锁定,后面两个目标是上海银监局针对小微金融服务专门制定的。

二是推出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评价表》,加强银行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经验表明,专业化经营是银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要做到专业化经营,关键在于落实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今年,上海银监局推出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评价表》,以风险定价机制、成本利润核算机制、信贷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队伍建设与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六个方面23项指标对银行的小微金融专业化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与各行的监管评级挂钩,强力推进银行小微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和专业化水平。

三是鼓励银行百花齐放,加大小微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小微企业的贷款一般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上海银监局鼓励各家银行率先在上海推出小微金融服务的新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渐趋丰富,据统计,目前在沪各家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已达300余款。

四是创设常态化组织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持续性重要工作,必须有相对稳定的组织与工作机制。为此,上海银监局在局内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小组,独创盯会、盯人、盯制度和盯系统的“四盯”监管机制,使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推得动、推得好。

记者:这些举措可以让银行更重视小微金融,也开发出了很多产品,那么小微企业的反馈如何?

廖岷:经过我们调研、座谈发现,银行推了很多产品,很多小微企业还是不知道。所以,还需要桥梁和平台,改善小微金融服务的环境。

我们一方面大力宣传小微金融服务宣传,送金融知识与融资服务到小微企业。上海银监局连续8年组织开展“上海银行业小企业金融服务洽谈会”(从2009年起将牵头职能移交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今年又组织在沪银行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组织编写了《上海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产品与特色网点宣传册》,免费向小微企业发放近20万册,反响很强烈。从2011年开始,上海银监局连续组织银行业青年员工送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进小微、进郊区、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帮助小微企业增进对银行和金融知识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上海银监局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推出“上海银行业小微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汇集了上海60家中外资商业银行的341款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产品。截止到10月31日,短短4个月时间内,已有超过2.4万人次登录查询。这一平台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受到了小微企业的欢迎。

除此之外,我们积极协同地方政府,推出改善小微金融服务环境的政策。自成立以来,上海银监局多次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改善小微金融服务环境的相关建议,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仅2012年,上海银监局就协同上海市财政局、市金融办联合发布 《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的通知》、《上海市小型微型企业信贷业务奖励暂行办法》;会同上海市政府多个委办即将推出 《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的实施意见》。另外,建立统一的小微企业信用征信体系、统一的信用担保基金等也在考虑中。这些政策或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小微金融服务环境。

记者:看来,小微金融的推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廖岷:没错,在这里,我还想提几个建议。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推动。

首先是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应多元化,不能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渠道只定位在银行身上。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的多元化已经成为趋势。即使日本这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贷款占小微企业外部融资比例也不超过六成,这与上海小微企业融资近九成来自于银行有明显的差异。银行包办不了小微企业的所有融资需求,特别是对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其融资的来源更应多元化,不应将其融资来源的重心放在银行身上。上海作为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更应探索多元化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使用资本市场、创业投资、融资租赁、规范的民间借贷等渠道。

其次,上海急需建立整合各方信息资源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日常监管中,银行反复向我们反映,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缺失是影响其开展小微企业业务的主要障碍之一。当前央行征信体系仅包含小微企业信贷信息,而有关小微企业的工商、税务、海关、环保、劳动、司法等方面的信息有待整合利用。为此,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小微企业征信制度,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为各种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评级提供依据和基础。这应该成为上海诚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再次,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增信体系建设,包括建立政府主导的统一信用担保体系,改变其考核指标体系,为银行向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鼓励银行提高准确的风险定价能力;进一步完善风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政策,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提供创造商业可持续的内外部环境等。

最后,银行应适当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并且进一步提高小微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